關鍵字研究
本計畫在文獻回顧、訪談的基礎上,透過關鍵字研究的方式,以期打破領域框架,綜合性地分析該年代的豐沛的創作生產場景,並尋找跨越領域限制的問題意識。
 
正因為臺灣的「跨領域」是整合不同領域來進行實驗,或透過實驗加以整合,相應於創作過程而開展的樣貌,並非以結果為標的,因此,僅僅著眼於作品或許會遺漏人物、事件本身的跨域能動性,並與真正能體現臺灣「跨性」(transness)特質的節點失之交臂。為了找到體現臺灣「跨性」的研究對象,各領域關鍵字在整理之後進行交集運算。
 
關鍵字在經過交集運算的初步篩選之後,逐漸出現可供分析的「造型性」(plasticité),在此,「造型性」不是傳統脈絡延伸出來的變形,而是介於新發現的過去與當下脈衝擠壓之間的「裂隙」。關鍵字在匯集、討論之後,得到數個關鍵字群,關鍵字群接續被聚焦為更明確的問題意識,最終成為下列18個關鍵字群,作為本計畫用以理解、分析臺灣八〇年代社會及文化生產樣貌的工具。
顯示全部關鍵字
新象藝術中心

1978年,許博允與樊曼儂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之前共同創辦「新象」,透過藝術活動的策劃,如1980年舉辦「新象國際藝術節」,為戒嚴時代下的台灣,引進國際藝術交流活動。曾引入的國際展演團隊包含: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劇場 (1982)、 馬歇馬叟 (1983)、紐約「模斯・康寧漢舞團」(1984)、「白虎社」(1986)、塞內加爾國家舞蹈 團(1986)等。1984 年許博允創設新象藝術中 心,內含小劇場、藝廊、舞蹈教室、視聽圖書館、錄音室、音樂教室等,儘管最終因經濟因素於 1988 年停業,仍孕育許多重要的藝術家、展演團體與事件,如表演工作坊、 環墟劇場、屏風表演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