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研究
本計畫在文獻回顧、訪談的基礎上,透過關鍵字研究的方式,以期打破領域框架,綜合性地分析該年代的豐沛的創作生產場景,並尋找跨越領域限制的問題意識。
 
正因為臺灣的「跨領域」是整合不同領域來進行實驗,或透過實驗加以整合,相應於創作過程而開展的樣貌,並非以結果為標的,因此,僅僅著眼於作品或許會遺漏人物、事件本身的跨域能動性,並與真正能體現臺灣「跨性」(transness)特質的節點失之交臂。為了找到體現臺灣「跨性」的研究對象,各領域關鍵字在整理之後進行交集運算。
 
關鍵字在經過交集運算的初步篩選之後,逐漸出現可供分析的「造型性」(plasticité),在此,「造型性」不是傳統脈絡延伸出來的變形,而是介於新發現的過去與當下脈衝擠壓之間的「裂隙」。關鍵字在匯集、討論之後,得到數個關鍵字群,關鍵字群接續被聚焦為更明確的問題意識,最終成為下列18個關鍵字群,作為本計畫用以理解、分析臺灣八〇年代社會及文化生產樣貌的工具。
顯示全部關鍵字
台灣新電影

「台灣新電影」的興起脈絡普遍認定由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光陰的故事》(1982)拉開序幕,至1987年詹宏志、楊德昌等五十位藝文人士連署發表《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宣告新電影的危機並訴求「另一種電影」的發展。八〇年代初期,因應國片市場低迷、香港新浪潮衝擊,行政院新聞局著手進行電影改革。當時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實驗性地調整製片方向,採用年輕的新進工作者擔任企劃、編劇及導演,自此台灣電影製作開啟了有別於傳統較為封閉的製片廠工作模式,成為電影圈與藝文人士跨領域交流協作的場域,例如滾石唱片的段鍾沂、遠流出版社的詹宏志、演員張艾嘉均參與製作、策劃;「蘭陵劇坊」的金士傑、楊麗音、李國修參與演出,王耿瑜參與場記工作;張照堂、劉振祥、陳懷恩、陳少維擔任攝影或劇照拍攝;詩人鴻鴻參與編劇;藝術家高重黎、姚瑞中的美術設計和客串演出。新電影促成當時不同領域專業人才的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