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研究
本計畫在文獻回顧、訪談的基礎上,透過關鍵字研究的方式,以期打破領域框架,綜合性地分析該年代的豐沛的創作生產場景,並尋找跨越領域限制的問題意識。
 
正因為臺灣的「跨領域」是整合不同領域來進行實驗,或透過實驗加以整合,相應於創作過程而開展的樣貌,並非以結果為標的,因此,僅僅著眼於作品或許會遺漏人物、事件本身的跨域能動性,並與真正能體現臺灣「跨性」(transness)特質的節點失之交臂。為了找到體現臺灣「跨性」的研究對象,各領域關鍵字在整理之後進行交集運算。
 
關鍵字在經過交集運算的初步篩選之後,逐漸出現可供分析的「造型性」(plasticité),在此,「造型性」不是傳統脈絡延伸出來的變形,而是介於新發現的過去與當下脈衝擠壓之間的「裂隙」。關鍵字在匯集、討論之後,得到數個關鍵字群,關鍵字群接續被聚焦為更明確的問題意識,最終成為下列18個關鍵字群,作為本計畫用以理解、分析臺灣八〇年代社會及文化生產樣貌的工具。
顯示全部關鍵字
《機能喪失第三號》

《機能喪失第三號》是1983年10月21日,藝術家陳界仁與自己的弟弟和幾位朋友於台北西門町街頭進行的行為藝術。該時仍處禁止集會、遊行的戒嚴時期,街上隨時會有便衣警察穿梭監控,但表演當天正值「增額立法委員補選」的日子,管制較為寬鬆。陳界仁等一行人戴著紅色頭套、雙眼以黑布蒙捆、雙腳纏上紗布,在武昌街上列隊緩步前進,並在行至某定點後,突然仰天吶喊,以戲劇性的姿態做出各種掙扎、痛苦、憤而鎚地等肢體動作,造成現場民眾群聚圍觀。該演出並無任何事前對外宣傳,而是在行為發生當下對於公共空間和監控機制的激烈擾動, 整個行為過程也透過八釐米影片記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