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架構
計畫架構

對本研究計畫而言,重新審視、論述臺灣跨領域實踐並不僅僅等同於歷史文獻的回顧,而是同時基於臺灣迥異於西方的潛殖現實,重新調整臺灣「前衛」的理解方式。80年代的跨領域自我啟蒙是深具臺灣特色的當代文化基因,因為此時期及其前後的各種藝術表現,皆與臺灣社會、政治、經濟有著密切互動,這種全體生命力的提升,在亟需建立科技文化特色的今天,整理並表達出「跨領域」作為臺灣科技、藝術與知識共構的原動力具有絕對必要性。主要目標條列如下:

■ 「跨領域」 以田野訪調探索八十年代前後「跨領域」的發展路徑,作為臺灣當代藝術史的一部分。

■ 「就地創生」 以社會環境作為脈絡條件,建立對於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動力的認識與理解,作為臺灣「文化特色」的一部分。

■ 「啟蒙技術」 以研究成果的交流與研討,擴展對於亞洲周邊地區相近發展的全球條件的了解,作為亞洲當代藝術深度交流的基礎。

在前述的目標設定下,除了文獻整理及深度訪談之外,也將以出版、論壇籌辦以及與北美館合作「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覽,激起各界對此命題的進一步討論。本計畫內容架構如下:

■  文獻整理

關於「跨領域」的研究,並不是過去其他80年代研究的主要課題,所以這項研究的第一個階段比較不是直接對於相關80年代的研究進行整理,而必須對於當時的相關文獻進行重新閱讀與記錄,重新從這些文獻中的書寫理解當時人與環境的狀態和處境,並從其中掌握時空下的事物間的關係與發展。主要閱讀的材料有報紙、雜誌、書籍。

■  人物訪談

為了理解臺灣「跨性」(transness)的核心特質,就必須重新回到社會經驗、藝術文化事件和政治經濟環境中,從個體的經驗和記憶來理解並探尋這作為歷史理由的「共同」、同時試驗著各種「塑形」,才能更確實地探索「跨領域」在創作生命即社會中的意義。換言之,理解就地創生與跨領域間的互動關聯,才能捕捉臺灣藝術發展的內在動力。

■  主題論壇

基於上述的文獻回顧及相應訪談,深度對話能夠更聚焦地打開不同面向的視野,藉此將個體經驗和記憶在對話中導引到一種現象的繪製與重塑。主題論壇旨在邀請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士,集中在不同命題而非領域劃分的框架下進行討論。

■  跨性工作坊

「自我啟蒙」在臺灣的必要性就是建構內外連結,並將該連結導向文化教學的「編程」(程序編輯),所以必然是跨文化與跨歷史的社會性、政治性行動。「跨性工作坊」邀請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及研究者,以異質的「跨性」而非實踐領域來舉辦工作坊,以期在連續性因果觀之外,以斷裂性批判為基礎,另覓路徑理解臺灣70、80年代「跨性」如何生成,並使研究成果在校園內落實,建立與年輕人的對話。

■  出版品

本計畫在前期研究階段,即與北美館研究組合作,連續在《現代美術》刊載9期的「啟蒙八○」特別企劃。此外,在研究計畫結束之後,亦與黑體文化合作發行《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專刊,總括期間的研究成果,透過領域觀察專文、關鍵詞群、個人訪談及主題論壇側記等篇章,勾勒台灣八○年代各領域交流的樣貌。

■  「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網站

在計劃進行過程中即可階段性地分享相關資料,讓研究計畫自身具有「永續」發展的開放度,並建構出具有豐富資料及教育延伸性的80年代跨領域藝術研究網站。

■  國內論壇及國際論壇

本計畫與北美館研究組合作,於第一年度舉辦「台灣八○・論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論壇,邀請詹宏志、黃建業針對台灣八○年代的現象給予專題演講,以及視覺藝術圓桌論壇、跨領域藝術圓桌論壇,並邀請年輕世代策展人及學者參與綜合討論;並於第二年度舉辦為期兩天的「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國際論壇,將針對八○年代的討論拓展到亞洲其他國家,邀請劉鼎、盧迎華、林志明、辛友仁、住友文彥、姚嘉善給予專題演講,除了五場專題演講之外,也在四場座談中分別邀請三位台灣不同領域的工作者與談。

■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覽 

除了透過出版品及論壇收納研究過程間的豐富成果,本計畫也與北美館合作,於北美館一樓舉辦「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覽,展覽分為五大子題:「前衛與實驗」、「政治與禁忌」、「翻譯術與混種」、「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與「匯流與前進」,透過跨領域且並列檔案、文獻、作品的方式,使對此命題的討論得以在不同領域間擴散、交流,並使更多民眾可以接觸到研究成果。

異質時間給臺灣帶來的歷史張力,以及潛殖現實所帶來的政治張力,使得當我們要理解臺灣的「跨領域」、「就地創生」、「啟蒙技術」及三者之間的關係時,必須同時考量來自文化、科技、社會的影響。臺灣藝術發展的跨領域經驗並非為了形構新知識的前衛運動,跨領域不是整合不同領域來進行實驗或透過實驗加以整合,而是不同專長與喜好(未完成領域)之間的連結,為了尋找批判與實驗的可能性以培生土壤。換言之,「就地創生」(或說「息壤」一詞)除了「跨」越鄉土/西潮的重要姿態之外,首先訴說出「跨」在臺灣是一種「造型性」(plasticité),但這種造型性並不是傳統脈絡延伸出來的變形,而是介於新發現的過去與當下脈衝擠壓之間的「裂隙」。再則,若跨領域必然引發藝術社群的重組與創生,那「跨」就意味在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甚至經濟生態中出現某種「共同」的迫切性;事實上,意識到「內外」二元張力並嘗試跨越,以及對「共同」的需求與「造型性」的創生幾乎可以說是臺灣「跨性」(transness)的核心特質,並分別指向「化殖」的行動、「民主化」的需求與「主體化」的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