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八○.自我啟蒙技術: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研究計畫
「衝突與妥協」主題論壇
時間:2021年8月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王俊傑、黃建宏
與談人:王墨林、陳芳明、邵懿德
一、前言:
這項邀請出自一項發展中的研究計劃,期望能夠探詢台灣1980年代「跨領域」藝文發展中的相關線索,藉此拼構出人與各種關係所形塑出來的創造力和創造能量是如何得以產生。以往的歷史詮釋框架,大多不出跟隨或是模仿歐美藝術史與藝術研究的架構,這種移植的「專業建構」常常無法深刻連結我們和環境的經驗、直觀與感情。在台灣,「藝術」既是現代性的進程,更是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面對現代性所激勵出來的存在狀態和回應,若要了解台灣總體當代藝術發展的脈絡及動力,則需要回到歷史脈絡,透過許多訪談調查以及研究書寫來進一步理解。從1960年代以降,文學思潮、電影研究和劇場研究介入到視覺藝術世界;1970年代末,以「文化」為名推動各種跨界對話;1980年代,各種創作者之間的連結和實驗,而進入到構思打造公共空間和場域的社會性階段;乃至於1990年代後,「數位科技」造成人類社會的全面影響,創造能量不斷受到文化與歷史、科技與產業、社會與政治的交互影響。回視1980年代,以論戰的面貌呈現的各種價值觀對決,可說是催生出更多創造動能的沃土,基於政治意識形態差異;現代、後現代及後殖民的史觀差異;左翼思潮的影響;藝術與政治的關係;對「前衛」之所以發生的解釋;「新」與「舊」的定義;「外來翻譯知識」與「在地知識」等不同立足點所發展的討論,也同時揭露出台灣八十年代的現實。非常期望您的賜教,能與我們分享您在八十年代或面對八十年代的相關經驗。
二、題綱:
台灣在1970年代的外交巨變,以及1980年代逐漸鬆動的政治箝制、蓬勃的經濟表現,乃至1987年解嚴,在在使得文化生產發生了高速、高密度的改變。若企圖為台灣在1980年代在各個領域中的蓬勃創造力尋找理由,與其刪選特定因素,不如說,正是單一歸因的不可能,才激盪出許多火花,也促成跨領域交流的機會,論戰的發生,可以視為當時代的實踐者們,試著為「『我』的『創造性』從何而來」提供解答,所引起的激辯。無論是在文學、劇場或電影領域,1980年代皆有精彩的討論發生,1983年至1984年「台灣意識論戰」所指出的認同問題;1984年以降,電影領域「新舊評論」論戰,所指出的作者中心與觀眾中心評論視角的問題;1986年因開創性實驗劇團的發生(白虎社、洛河展意、李銘盛、奶.精儀式)而對於「前衛主義」的輿論爭論;1987年〈民國七十六年臺灣電影宣言〉及1991年的《新電影之死》,所指出文化生產及政治宣傳的問題;1980年代末延續至1990年代初的後現代論爭,所指出的西方翻譯知識與本土現實之間的適用性問題。這些在1980年代發生的所有已被命名及尚未被命名的衝突,與對立價值之間的妥協與適用,一方面承接1972年至1974年間的「現代詩論戰」、1977年引爆的「鄉土文學論戰」等論爭;另一方面,也開啟1993年的「台灣藝術主體性論戰」、1990年代中期的後殖民論爭,以及繼後的其他討論。期望藉由您的分享,讓我們能以更綜合且更深入的視角理解1980年代。
- 可否請您描述一下您在1980年代做過的事情,以及對當時的社會經濟局勢、文化生產現象的觀察及分析?這個年代的書籍(如:獨立出版的禁書、大量的譯叢等)、雜誌出版(如:黨外雜誌、《夏潮》、《台灣文藝》等)及大眾傳媒領域(如:報紙副刊、廣告、廣播、電視等)的蓬勃發展,又提供了創作者、評論者、大眾什麼樣的連結及交流空間?比較1987年解嚴之前及之後的差異,這些空間所發生的變化,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交流造成什麼影響?
- 台灣八十年代可以觀察到許多的價值、觀念衝突,您會如何羅列衝突的對立項?又會如何理解衝突之所以發生的社會條件及歷史基礎,以及此年代論戰對繼後的影響?
- 當時處於價值對立之間的其他創作者,如何回應這些衝突?站在今日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處境,您又會站在什麼樣的位置,回視當時的衝突,並給予評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