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八○.自我啟蒙技術: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研究計畫
「在地、寫實與認同」主題論壇
時間:2021年12月13日(一)下午2:30-4: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王俊傑、黃建宏
與談人:楊凱麟、郭力昕、劉振祥
一、前言:
這項邀請出自一項發展中的研究計劃,期望能夠探詢台灣1980年代「跨領域」藝文發展中的相關線索,藉此拼構出人與各種關係所形塑出來的創造力和創造能量是如何得以產生。以往的歷史詮釋框架,大多不出跟隨或是模仿歐美藝術史與藝術研究的架構,這種移植的「專業建構」常常無法深刻連結我們和環境的經驗、直觀與感情。在台灣,「藝術」既是現代性的進程,更是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面對現代性所激勵出來的存在狀態和回應,若要了解台灣總體當代藝術發展的脈絡及動力,則需要回到歷史脈絡,透過許多訪談調查以及研究書寫來進一步理解。從1960年代以降,文學思潮、電影研究和劇場研究介入到視覺藝術世界;1970年代末,以「文化」為名推動各種跨界對話;1980年代,各種創作者之間的連結和實驗,而進入到構思打造公共空間和場域的社會性階段;乃至於1990年代後,「數位科技」造成人類社會的全面影響,創造能量不斷受到文化與歷史、科技與產業、社會與政治的交互影響。
回視1980年代,新竹工業園區成立、十大建設宣告完成;傅科(Michel Foucault)、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等西方思想大量引進;七〇年代萌發草根民主運動重挫於美麗島事件,都間接使得八〇年代各領域以大量的生產力重新反思「在地」、「寫實」與「本土」。並且透過更為實際的社會運動與論爭,嘗試凝聚一種新的「認同」。1981年,詹宏志發表〈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正式將「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爭議端上檯面。隨後,1983年「侯德健事件」震驚台灣社會,繼而觸發了大量「台灣/中國主體」論述。八〇年代的各式騷動,似乎都成為各式主體性、在地與寫實論述的沃土。從今日回首陳映真八〇年代在一次《臺灣文藝》座談會所提及:「在目前的台灣,現實主義的、干涉生活的精神仍是我們整個中國文學的傳統。」我們好奇的是,八〇年代的「目前的台灣」是怎樣的台灣?「文學的傳統」是怎樣的「傳統」與「非傳統」?所謂的「現實主義」又是怎樣的「寫實」?非常期望您的賜教,能與我們分享您在八〇年代或面對八〇年代的相關經驗。
二、題綱:
- 可否請您描述一下您在1980年代做過的事情,或者您所觀察到的八〇年代當時的社會經濟局勢、文化生產現象?您是否認為八〇年代的某一事件(如:侯德健事件、台灣意識論戰等)、書籍雜誌出版(如:電影新浪潮、《台灣文藝》、《夏潮》等)或思潮(如:後現代浪潮)對整個時代氛圍或者對自身有重要影響?
- 據調查,八〇年代似乎有幾種「寫實」與「在地」脈絡的發展:新電影對社會生活的描繪 ; 小劇場(如:蘭陵劇坊、優劇場)等對於在地身體實驗性的找尋 ; 報導攝影與紀實書寫田調式的觀察報導和評論。而對「本土」的追求中,顯然也受到了外來思潮的影響,如後現代文學所書寫的城市景觀與新時代生活經驗。想請教您八〇年代的電影、攝影與文學分別再現出什麼樣的「在地」? 例如,對於「身體」、「認同」等呈現出的「在地」,又可以對應出什麼樣的「寫實」觀念?外來思潮(如:後現代主義)的引進與「本土」論述的生產之間如何相互拉扯?
- 戒嚴時期,在黨國的威權體制下,媒體成為上對下的政令宣導工具,相應發展的是地下電台、黨外雜誌、街頭攝影等。隨著八〇年代解嚴與報禁解除將媒體自由回歸後,報刊數量的激增與全球化下電子媒體的強勢發展,都說明了發言權的轉移、媒體民主化的歷程與台灣媒體生態圈的遽變。可否請您就自身的觀察與經驗,分享台灣媒體民主化歷程的影響,以及對其的看法?